“財政局工作20年,今年我的年終工資也被拖欠了”_世界滾動
2023-01-21 14:15:28    騰訊網

1

有時候,數據比政策或者講話,更能揭示事情的本質。

因為,政策是政府意志的體現,然而也是語言的藝術。而成熟的政府往往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包裝在“高大上”的語言之中,讓你無法察覺它的存在。


(資料圖片)

更為以后的某種回旋解釋,留出了充分的余地。

我想,在中國,真的能看懂《某某聯播》的人,會有多少。

然而,數據呢?

可能更加真實,因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雖然有時候也經過修飾,然而即使修飾的再好,也能讓專業(yè)的研究者從中感知到某種危險的氣息。

2

比如,剛剛公布的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就顯示。

中國版的“無限量化寬松政策”可能真的來了。

從2012年開始比較穩(wěn)定的國家基礎貨幣總量突然出現了暴漲。

所謂基礎貨幣,也稱貨幣基數,并不是我們普通人理解意義上的“錢”,它是央行給予普通商業(yè)銀行的“錢”。

然而這種“錢”具有成倍放大的能力,這就是基礎貨幣重要甚至可怕的地方。

這就要談到另外一個概念——貨幣乘數。

當基礎貨幣增加之后,現實的貨幣供應量并不是以1:1的比例增加的。

因為當基礎貨幣投放后,它其中的一部分流向商業(yè)銀行,另一部分成為居民手中的現金,而成為商業(yè)銀行存款的部分,其中的一部分通過存款的信用創(chuàng)造過程,產生若干倍的貨幣供應量的擴張。

那么貨幣乘數就是指貨幣供應量與基礎貨幣之間的倍數關系。??

在中國,貨幣乘數大約是8,也就是說央行每多創(chuàng)造一塊錢的基礎貨幣,通過商業(yè)銀行的衍生,社會上的錢就多出了8塊錢。

3

基礎貨幣增多一定會帶來流通貨幣增多。

流通貨幣增多一定會帶來通貨膨脹,這是常識。

大家都知道貨幣通脹,大家也都很討厭貨幣通脹,因為通脹讓老百姓手中的錢不值錢。

所謂購買力打了折。

所以,對于基礎貨幣,國家一般的態(tài)度還是很謹慎的。

比如,從2012年開始,我們的央行在這個問題上,變得逐步的“謹慎”。

大家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來,和基礎貨幣有明顯關系的M2經過2008年年度30%以上的增幅后,從2011年開始相對穩(wěn)定,一直在10%左右徘徊。

即使是2020年也不過有小幅度增長,隨后又回到了2021年的較低水平。

因為,當年的08年“4萬億”讓太多人記憶深刻,這種記憶是少部分開發(fā)商和買房者的驚喜,但是卻是更多的社會民眾的痛苦。

即使在剛剛過去的口罩時期,我們的央行也基本上保持了“克制”,維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貨幣發(fā)行量。

這是公眾號劉曉博說財經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數據做出的中國基礎貨幣增長情況圖。

大家可以看到,剛剛過去的兩年央行新發(fā)基礎貨幣基本上都是維持在33萬億左右。

當然,也有起伏,但是起伏往往不超過一萬億的水平。

然而,在2022年12月,這個數據突然從11月的33萬億,直接暴漲到了12月36萬億。

一下增長了3萬億。

當然,有人會說,這有什么了不起,畢竟年底了,很多部門需要用錢,買東西,發(fā)紅包,老百姓過年,多發(fā)一點錢很正常。

然而,你可以看看前年的數據。前年同一時段數據,央行新增卻不大,卻只有1.17萬億。

似乎,這已經不能用“過年”因素解釋,而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2023年,通貨膨脹的大水要來了。

4

2020年到2022年,口罩三年,我們也折騰了三年,毫無疑問,2023年我們該好好搞經濟了,這應該是從上到下的共識。

不過,從改開40年的經濟史中,你會發(fā)現,中國經濟如果沒有強力“外需”的情況下,每一次經濟大跳躍都是伴隨著較高的通脹。

比如從1980年到2012年,最顯著的兩次通脹86通脹和93通脹。

以1985年的物價指數為基點,1986年的物價指數上漲6.0%,1987年的物價指數上漲13.7%,1988年的物價指數上漲34.8%。

此次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為了滿足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要求和解決企業(yè)的資金短缺問題,從1986年開始加大政府財政支出,不斷擴大政府財政赤字,特別是1988年實行財政的“包干”體制以后,通過通脹來稀釋赤字(也有價格放開帶來的搶購潮)。

到1993年上半年,通貨膨脹壓力又開始上升,因為92鄧公南巡帶來了經濟的大發(fā)展。

然而發(fā)展的同時,國內金融市場,大量資金集中于沿海地區(qū)的房地產市場,銀行、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為了實現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規(guī)定和監(jiān)管,為房地產業(yè)大量融資,使得貨幣量超量投放,信貸規(guī)模一再突破計劃。

可以說兩次通脹分別代表了兩個典型的通脹原因。

政府稀釋債務的需求和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投資暴漲。

然而,2023年的情況,則是這兩個原因的疊加。

大家都知道,現在地方財政已經非常吃緊了,口罩問題花了大筆的錢,然而進錢渠道——土拍卻不盡如人意,所以用我一個地方財政局朋友的話來說就是

——“我在財政局20年了,現在我的工資第一次被拖欠”

另一問題原因,也在發(fā)揮作用,因為畢竟GDP增速靠投資,貨幣不放水,哪里有錢投資。

這也是常識。

5

然而,2023年,一定會是一個洪水滔天之年嗎?

從投資+政府稀釋債務角度是這樣?因為大家都懂的道理。

然而,還有一個因素,我們要考慮——樓市。

把通脹的問題,放在更長的時間角度考慮,從1999年開始,我們國家實際已經經歷了將近20多年的溫和通脹階段(當然房子不算)

20年沒有讓出現86通脹和93通脹的問題,一個關鍵因素就房地產的崛起。

1999年前后,正是中國商品房時代在全國范圍內的起點(前期更多的是在海南、北海等個別城市),正因為房子的巨額資金占用消化了的大部分的通脹增發(fā)貨幣,所以讓日用品,工業(yè)品的通脹,顯得比較溫和。

所以,2023年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二選一的必選題。

1、樓市繼續(xù)下落,無法沉淀多余資金,通脹壓力變成普通日用品大幅度漲價。

2、樓市復蘇,承接多余資金,但房價開始回升,部分區(qū)域有大規(guī)模漲幅。

我們剛才說了下面這張圖的藍線,我們再看這張圖的紅線,代表美國貨幣放水的情況:

在這一輪超級寬松下,除了中國,幾乎所有世界樓市都在漲或者猛漲。

根據萊坊數據,2020-2022全球發(fā)達國家房價平均上漲19%:

加拿大上漲50.6%

新西蘭上漲45%

美國上漲35%

澳大利亞上漲35%

英國上漲30%

韓國上漲35%

德國上漲25%

東京上漲了12%,大阪上漲了8%

雖然《某某聯播》一直再說,我們既要,又要,還要,然而,它真的愿意做嗎?

即使它真的愿意做,它有能力做成嗎?

畢竟從“動態(tài)清零”到“乙類乙管”,轉彎的時間不到半個月。

還是那句話,請不要等著你的鄰居已經發(fā)燒了,才想起來去藥店搶購布洛芬。

2023年,對于整個中國一定是一個分化的行情。

有些城市,一定會復蘇,有些城市,一定會繼續(xù)沉寂,這既和這些城市的樓市相關,也和這些城市的產業(yè)強相關。

有些城市是主城可以買,有些城市是地鐵板塊可以買,還有一些城市是產業(yè)聚集板塊,金融聚集板塊。

具體哪些城市哪些可以買,我們總結了一個全國買房城市表格。

1、一張表格,涵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哪些可以買,哪些千萬別碰,還有這些城市應該購買的板塊方法。

2、另外,還有一個銀行系統(tǒng)內部使用的全國開發(fā)商黑名單,咱們普通客戶置業(yè)這些開發(fā)商千萬不能碰。

2023年買房一定要看看,一定要看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