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動態(tài)丨默契?央行數據姍姍來遲,人民幣匯率破7.17,布林肯來華,穩(wěn)了?
2023-06-13 21:05:34    騰訊網

默契?央行數據姍姍來遲,人民幣匯率破7.17,布林肯來華,穩(wěn)了?

作者 |謝筱白

點擊關注,我們一起進步

今天市場,頂著姍姍來遲的央行金融數據,與人民幣匯率跌破7.17的壓力,走出了“向上”的姿態(tài)。


【資料圖】

這要放在一周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熊市走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空會被無限放大。

尤其是,在我們成長中有這樣的經驗:

成績越不好,拖得越晚,本該在9號發(fā)布的5月中國央行的金融數據,拖到了今天。

先不說數據一塌糊涂,就這“姍姍來遲”的行為,都足以讓市場浮想聯翩。

“數據是不是優(yōu)化了?”“優(yōu)化了還那么難看,是不是兜不住了?”.......

另外人民幣匯率直接跳水200個點,跌破7.17,這樣的“利空”消息要放在上周,想都不敢想,會被砸成什么樣?

那為啥今天大A,挺住了?

相關盤面分析我放在了次條,這里我們從政經角度來做個解讀。

01

首先來說下,人民幣匯率為啥會毫無阻礙跌破7.17。

這在我看來是繼中美商務部碰面后,雙方的“默契”,或者是某種“妥協(xié)”,雙方在這個過程中各取所需。

具體流程是這樣:

Step1:隨著我們對外大量輸出人民幣,這必然導致持有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國家,持有大量人民幣;

Step2:這些國家要么選擇買入中國貨,直接再把錢甩回來;

Step3:這些國家在市場缺美元的情況下,要么選擇用人民幣來償還美元債;

Step3:美國能拒絕嗎?

很難,否則就是人貨兩虧,那么,美國拿人民幣干嘛呢?

Step4:美國只能硬著頭皮買中國貨,一方面手里持有大量人民幣,另一方面人民幣處于歷史低位,哪怕用美元買也不虧。

整個流程走下來,我們會發(fā)現來,盡管看起來人民幣資產在縮水,但直接拉動了我們岌岌可危的外貿產業(yè)。

這時候我們會發(fā)現,人民幣貶值其實就是“陽謀”

通過促進中國外貿,穩(wěn)住相關產業(yè),進而解決就業(yè),改善市場預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聯儲加息進程走到末期,美元指數的下行是確定性極高的。

過程可能震蕩,但是2023年下半年來,美元指數跌破100,甚至破90,都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這意味著:

眼下就是大量買入中國產品的最佳時機。

道理不復雜,美元高位,人民幣低位,不來我們這囤貨,是多不符合資本主義“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教旨主義。

當然,大量買入便宜的中國貨,也利于美國財政部作出漂亮的“財報”。

“看!我們把通脹控制得多好!”

這時候再看,人民幣毫無阻力一路下行,奇怪嗎?

這不是默契是什么?這不是妥協(xié)是什么?

02

這時候我們再看央行金融數據為啥會姍姍來遲?

首先要明確一點,五月的央行金融數據確實屬于“垃圾”級別。

先看CPI,上漲0.2%,4月是0.1%。

看似“穩(wěn)重有進”,但事實上,這樣的數據完全不能看,一直在“通縮”的門線上來回蹦跶。

這里有個小常識,一旦CPI保持負增長,就意味著我們正式進入通縮時代。

而通縮意味著:所有行業(yè)都將收縮,如果在疊加全球經濟低迷和出口不景氣的情況下,那么苦日子......真不遠了?

我們暫且不表,接著往下看:

工業(yè)消費品價格下降了1.7%,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沒啥好說的,老生常談的消費不足。

真正要命的是:

新增社融1.56萬億,環(huán)比增加3312億,同比減少1.31萬億。

新增貸款1.36萬億,其中居民貸款增加3672億,中長期貸款(房貸)增加1684億。

新增存款1.46萬億,居民端存款增加5364億。

結構性問題很明顯。

盡管貸款有所增長,但遠不及預期。

老百姓預防性存款的問題,在銀行降息的作用下,愈發(fā)堅定,足以說明:

預期低迷。

如此慘淡的金融數據,央行推遲發(fā)布,意外嗎?

實話實說,意外!

但更意外的是——市場居然消化了這樣真實存在的“利空”。

且往日“殺白馬祭天”的行為,告一段落。

這又是為啥?

03

從消息面來看,很大程度上跟中美關系改善的預期有關。

畢竟,各方消息都在影射“布林肯即將來華?!?/strong>

上次布林肯要來我們這里,被“氣球”攪黃了,導致我們沒有跟日本、韓國一樣,吃到“降息”的紅利;

這次布林肯剛放風,各方勢力就開始暗中使壞,這不有人玩起“監(jiān)聽基地”......

套路都懶得換個新的,簡直不走心。

一計不成,又再起一招:

昨天比亞迪在香港的四店面 3 小時內遭連環(huán)破壞,潑紅油漆、打砸店面.....

這簡直小兒科。

事實上,總有些人看不慣中美關系一絲絲的回暖,非要兩邊“杠”起來,好在中間吃完中國、吃美國......

不過這次玩得很沒創(chuàng)意,無法達到突然襲擊,輿論嘩然的效果。

但反過來看:

這次布林肯來華,穩(wěn)了?

否則,怎么會讓他們慌成這樣。

04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懂眼下的格局:

蹲得越深,目的是跳得越高。

這時候再看央行的5月金融數據,我們會發(fā)現:

這他喵的是打算是:

先拿個“進步獎”;

如果可以順便拿個“第一”,給大家一點點小小的“震撼”。

事實上,也只有極有沖擊力的事件,才能一掃前霾,挽回眼下市場萎靡的信心。

所以,我們看到從債市、到商品市場都紛紛心領神會,走得極為強勢。

盡管大A后知后覺,但也緊隨其后。

那么問題來了,市場需要資金驅動,錢從哪來?

05

今天市場也給出了答案:ETF。

請各位注意:ETF市場比已經超過了主動基金,并于昨日突破1.7萬億。

今天還有一條消息:公募基金管理費用“將下調”。

兩條消息對著看,我們會發(fā)現:

大類資產配置的資金,正通過etf替換原有的主動基金,進入市場。

講道理,我覺得基金降管理費這是對的。

一年虧掉基民一萬多億,管理費卻創(chuàng)了新高,于情于理都該下調。

但現在才下調,是不是晚了?

我一直有個觀點:

購買任何主動基金(繳納管理費的基金),都是腦殘的行為。

事實上,今年的行情如此極端,就跟公募基金被贖回,受擠兌有關系。

只要是基金的重倉股,都很受傷。

無論消費、新能源、醫(yī)藥......只要基金參與的都慘到“爹媽不認”。

君不見,中免今年下跌44%、隆基回落34%。

穩(wěn)如茅臺、強如寧德時代,都因為基金的出貨,走出了破位下殺的趨勢。

沒辦法,當主動基金面臨巨額贖回,持續(xù)“失血”,基金經理能做的就是——棄車保帥。

先賣能賣的、再賣不想賣的、再賣不該賣,但不得不賣的.....

賣出后,還有一點現金,為了在排名上超過其他基金經理,怎么辦呢?

逮著有概念的小盤股,快進快出,一頓猛炒唄!

這么一理,是不是邏輯全通了?

06

但這里邏輯有個致命BUG!

如果布林肯他不來呢?

導致我們這邊沒有按預期降息呢?

07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畢竟,我們看到了雙方都在極限施壓。

我們得有這樣的判斷:

即將開展實質性談判,越是臨近,極限施壓越強。

這是膽小鬼游戲,看誰先眨眼睛。

否則,閑得嗎?

這跟求人辦事一樣,求人的得有籌碼,被求的也有要求,這樣雙方才談得下去。

君不見,這兩天回到美國的馬斯克,也在頻繁對對國內供應鏈喊話“走,老鐵,去墨西哥建廠唄!”

奇不奇怪?意不意外?

來華一趟,相關合作細節(jié)一個沒流出,到是產業(yè)外遷走到了前面。

顯然,這又是施壓。

越是這樣,越說明:雙方糾纏極深,所圖必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完成了川普打嘴炮時,許諾的“目標”。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美國進口數據中,中國從之前的穩(wěn)居第一,滑落至如今的第三。

這說明一個現實:

美國能剝離中國資產的,已經完成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糾纏不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資產。

這也意味著:雙方都到了極限。

既然如此,那么布林肯來華,板上釘釘,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得來。

而在此之前,美國勢必會盡可能收集談判的“籌碼”。

08

這時候在看,馬斯克喊話中國特斯拉產業(yè)鏈,緊跟著比亞迪香港門店被破壞。

我們會發(fā)現:

馬斯克或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重要,我們也沒給出馬斯克預期的籌碼。

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新能源產業(yè)鏈已經完成了系統(tǒng)性配置。

基于此,有什么好慌的?

結語

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人和人都是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那種感覺是最好的。

熱情又虛偽,新鮮又浪漫。

但時間長了,雙方都開始相互“琢磨”的時候,是最無趣的。

這時候保持距離,哪怕再撕,也不妨礙雙方,未來可以坐下來感懷人生。

“總是青澀不及當初,聚散不由你我。”

“所謂別來無恙,你來了,我無恙。”

Ps:今天的盤面分析放在了次條,請各位查收。

祝好,我是希望你們財富自由的謝筱白。

如此優(yōu)質的博主,還不點贊、關注?

點贊表示態(tài)度、在看表示認同,轉發(fā)表示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