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這把“火”,會燒地到船舶嗎?
2023-07-09 14:36:29    騰訊網

新能源汽車,是過去幾年資本市場最大的造福故事。從2020年到現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由5%提高到36%,產量翻了5.2倍。

股價漲得比產量還猛。新能源汽車跑出的10倍股,比比皆是:比亞迪、寧德時代、特斯拉….甚至還有一年22倍的蔚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也難怪資本市場熱情高,畢竟能源動力切換的故事實在太過性感。如今,這把“火”也燒到了船舶領域。今年1-5月,國內船企承接新船訂單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其中,2022年新能源船舶在新船訂單中占據60%的份額,滲透率比21年提高了30個百分點。

正因為如此,造船企業(yè)紛紛迎來了亮眼的股價表現。今年以來,中國船舶股價漲超40%,中船科技漲超100%,國瑞科技漲超68%。那么,開了個好頭的船舶企業(yè)們能復制新能源汽車的神話嗎?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政策疊加船舶替換周期促進了新能源船舶滲透率提升。自2024年開始,歐盟征收碳排放稅。同時,2022船舶平均船齡為22.7年,接近替換周期,船東正好借此機會推進船舶的新能源轉型。

2、新能源船舶既改變不了利潤結構,也改變不了全球格局。新能源船舶主要以低碳燃料替代傳統(tǒng)燃料,并不會形成技術路徑的切換。新能源船舶廠商依然要為西方打工,向其購買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同時也很難在全球的高端船型競爭中彎道超車。

3、無法改變的周期性是新能源船舶追趕電動汽車的最大瓶頸。與汽車較為穩(wěn)定的供需情況不同,船舶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2008年到2013年,全球造船產能一度縮減約三分之一。企業(yè)業(yè)績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其資本市場走勢也具有明顯的波動性。

/ 01 / 滲透率提高30%,新能源船舶時代開啟

新能源船舶的數量正在肉眼可見的增長。

英國造船和海運分析機構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022年替代燃料船舶首次在新船訂單中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占新船訂單總量的60%左右。要知道,過去三年,新能源船舶在新船訂單中滲透率都徘徊在三成左右。

新能源船舶滲透率為什么增長這么快?政策推動是一個重要原因。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提議將航運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ETS),以減少??繗W盟港口的船舶的溫室氣體排放(目前該提議已通過)。

該提議要求,到2024年??吭跉W盟港口并在歐盟境內航行的船舶要為每噸二氧化碳排放付費90歐元(2024年只付費碳排放總額的40%,到2026年需要付費碳排放總額的100%)。按照該協(xié)議,一艘每年排放約16000噸二氧化碳散貨船的運營成本到2026年將增加130萬歐元。這個政策相當于向船舶收“碳排放稅”,迫使航運公司向新能源轉型。

除了政策推動外,船舶行業(yè)本身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替換周期。之所以要替換,是因為很多船的年齡太大了。2022年,全球總噸規(guī)模大于100噸的船舶平均船齡為22.7年,為歷史新高。

在船舶行業(yè),一般海運船舶“退休”的年齡在25歲,考慮到新船交付時間為1-2年,今年就是新一輪造船周期的起點。中國船舶工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5月,全國造船承接新船訂單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

需求拐點疊加新能源技術的滲透,在這輪浩浩蕩蕩的造船周期里,中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死松瓟祿@示,自2022年起,按CGT(船舶噸位)計算,中國船企承接了45%的新能源船舶訂單。

在增長線索匱乏的當下,新能源船舶的故事難免讓人心動。畢竟,新能源汽車造富故事剛剛過去,甚至跑出了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十倍漲幅的牛股。

不禁讓人好奇,新能源船舶會是三年前的電動汽車嗎?

/ 02 / 難以復制增長神話

盡管,看上去兩者都是驅動能源切換的邏輯,但新能源船舶的故事卻遠沒有新能源汽車那般“性感”。

關鍵在于,新能源船舶并沒有實現根本性的技術路徑切換。

現在新能源船的解決方案大都是以LNG 、LPG 、鋰、氨、氫、動力電池等作為能源動力的多種方案。受到電池能量密度限制,電動船舶里程較低,主要集中在內河或近海港口。

國際遠洋航線還是以燃料驅動為主,目前應用最成熟的是LNG燃料船舶,但LNG燃料無法達到最終的零碳目標,長期將被甲醇、氨燃料替代。但無論使用哪種燃料,都意味著船舶無法像汽車一樣以三電系統(tǒng)替代以發(fā)動機為主的動力系統(tǒng)。

技術路徑沒有變化,意味著沒有辦法改變原有的產業(yè)結構,更不用說影響現有的產業(yè)利益分配格局。

比如,國內遠洋船舶一般都使用德國的MAN發(fā)動機,丹麥的B&W發(fā)動機,并且部分船型還要用到GTT公司的超低溫高壓儲存技術。這幾家拿走了造船利潤的大頭。GTT的專利費用一般占到每艘船價的5%,凈利潤率甚至能超過50%。作為對比,國內造船龍頭中國船舶凈利率不到2%。

在競爭格局上,2022年中國新船訂單占比49%,韓國占比38%。雖說總量占優(yōu),但在高端船型上,韓國仍然優(yōu)勢明顯。今年一季度,韓國在液化天然氣船(指專門用來運輸液化天然氣的船,是附加值最高的船舶)上的市場份額高達高達89.7%。正是對高端船型的把控,中國造船業(yè)雖然總訂單超過韓國,但訂單均價卻只有韓國的三分之一。

中國船企難以彎道超車的技術瓶頸在于,液艙系統(tǒng)。它就像保溫瓶的內膽用來儲存天然氣。為了方便天然氣運輸,需要把它液化,而這個溫度要達到-162℃,普通金屬很難承受這么低的溫度,因此這個“容器”需要特殊的材料焊接制作。目前,只有法國的殷瓦鋼和韓國自主研發(fā)的高錳鋼可用作“容器”的焊接材料。

除關鍵的制造難點外,韓國造船工藝也更加成熟,我國船企制造的超大型郵輪空船重量,與韓國大宇造船海洋相似船型相比,要重1500-2000噸,結構零件也多20%左右。這也構成了韓國在高端船型上的優(yōu)勢。

當然競爭環(huán)境始終是動態(tài)變化的,以長周期的視角看,未來依靠技術進步以及成本優(yōu)勢,中國在高端船型上依然有很大機會趕超韓國。但周期性的行業(yè)特征注定了新能源船舶始終無法達到電動汽車的高度。

/ 03 / 終究是周期性的生意

利潤結構、產業(yè)格局終究只是一時的,無法改變的周期性是新能源船舶追趕電動汽車最大的攔路虎。

船舶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上世紀90年代-2009年,全球貿易增長疊加上一輪周期船齡到期替換需求,2003年前后全球造船產量恢復至1975年的歷史高點水平,并在2009年左右較曾經的歷史高點翻倍。

但2008年后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貿易量下滑,再加上舊船已經度過換新周期。全球造船產能不斷下滑,挪威投資銀行指出:自2008年到2013年,全球造船產能縮減約三分之一。而類似周期在之前已經出現過數次。

船舶公司深受周期影響,中國船舶營收由2008年的276億下降到2018年的169億。公司股價也在這輪下行周期中失掉9成。

相比之下,汽車就有明顯的消費屬性,業(yè)績具有較強的持續(xù)性。如果不算新能源汽車崛起后對傳統(tǒng)汽車的沖擊,上汽集團自1997年上市到2018年,營收始終保持正增長。公司股價表現也較為穩(wěn)定,不算股災影響,在受新能源沖擊前,公司股價基本沒有出現過大起大落的情況。

船舶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也不難理解。船舶很容易出現供需錯配的情況,不同于消費品的先產后銷,船舶都是先簽單后生產,并且交付周期為1-2年,企業(yè)為完成訂單,需要保持足夠的人手和設施,但就導致了產能滯后需求的情況,一旦需求下滑,造船企業(yè)就將面臨“量價齊跌”的狀況,放大下行周期對業(yè)績的傷害。

回過頭看當下船舶行業(yè)的發(fā)展,船齡的替換周期和歐盟的碳排放稅政策,使造船行業(yè)步入了上行周期,船舶企業(yè)不僅賺的盆滿缽滿,資本市場表現也開始一路上行。但由周期驅動也將由周期結束,企業(yè)業(yè)績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其資本市場走勢也具有明顯的波動性。

說白了,不是新能源船舶不努力,而是行業(yè)本身的局限性,使新能源船舶很難復制電動汽車的傳奇。

關鍵詞: